談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創(chuàng)設,感知,理解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7-06 20:22
潘 潔
(陜西省蒲城縣城關鎮(zhèn)東街小學?。罚保担担埃埃?/p>
【摘 要】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學生對課文主人公的印象,使語文教學變得有聲有色。
【關鍵詞】 創(chuàng)設 感知 理解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646(2024)04-0006-02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減負”是素質教育的舉措之一,它向以往的“課堂不會課外補”的應試教育亮起紅燈。學生厭學現(xiàn)象也給基礎教育中一些教學弊病敲響警鐘。為了不再有“誤盡天下蒼生皆語文”的指責,名師們的“情感教學法”、“導讀點撥法”、“逆向思維法”、“教學管理法”無疑都成了語文教師們效仿借鑒的法寶。我認為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教師們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正體現(xiàn)了法寶的具體實施和運用,也是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具體方法。把信息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無疑激活了語文課堂,為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打開了新局面。
在利用多媒體教學中,經過自我無數次實踐,切身體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情感意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突破教學重難點,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奔ぐl(fā)興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逼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注意力又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怎樣把學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呢?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一幅含義深刻的課題圖,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學習魯迅的《少年閏土》時,我向學生展示一幅幅主人公活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我制作的《望天門山》的課題畫,形象直觀的展示長江流經楚地山水風貌,使詩歌的意境效果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多媒體課件以其圖文、聲形并貌的優(yōu)點,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態(tài)度,能積極主動地把興趣、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矂?chuàng)設情景,懷情而教
“文章不是無情物”要使學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讓學生動情,怎樣才能讓學生動情,入情呢?特級教師于漪的堅持“情懷而教”即以情趣化的教方式,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產生“樂學”的愉悅感。那么教師精心制作的課件通過多媒體使用能達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目的,用多媒體技術中的配畫朗讀,配畫音樂,可以使靜態(tài)的文字具有立體感,使動態(tài)的圖畫更具有吸引力,音樂在教室中彌漫,學生人情人境。自如的聲音、悅耳的語調,動情的語音傳入耳鼓,加上那優(yōu)美真切的圖畫映入眼簾,定會使學生怦然心動,激起情感,這種意境,情感與課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通過音樂,圖畫傳遞著作者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那么智慧之門也會隨之打開,使學生在情感中產生“樂學”的愉悅感,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樂”的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例如,我制作的《草船借箭》課件,兵家諸葛亮成竹在胸的笑容和他那軍事家料事如神的聰明才智,無不令人心服口服。又如在講丹麥“童話王”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時,我插入小女孩的圖片,光頭赤腳站在雪地里,又配上呼呼的風聲,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景,使學生入臨其境、如聞其聲。如睹其色真正感到冬天的寒冷,頓時產生了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內在心理狀態(tài),即情感心理狀態(tài)如何。在學習中這種積極的情緒就會形成“情感動力”,它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fā)展。
?。骋子诶斫庹n文,降低教學難度
“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過程蘊含著教師創(chuàng)作的心靈之火、智慧之花,它的使用正是教師們博采名師之長,創(chuàng)自己之優(yōu)的勞動結晶,每一課件中教師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這一內蘊力,催動學生在領會和接受活動中,由“入乎其內”到“出乎其外”。使學生能更深一層地理解課文的“意”,讓學生從感情的體會過渡到理智的接受,使學生理智地產生“悅態(tài)悅神”的審美領悟效應,同時也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如講授《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生前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出來。李大釗先烈的英雄形象深印在學生的記憶中。還有《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用簡筆漫畫式的圖像展現(xiàn)出魯迅先生的含蓄與幽默,讓學生無師自通地對這位文學巨人有了認知。還有《將相和》藺相如的大氣大智和力求團結的精神,使學生真正受到了震驚和教育。以上多媒體課件無不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起了突出重點、降低教學難度的作用,使學生易于理解。
4思想教育更直接、更形象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寓思想教育于課堂,使思想教育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之中。學生往往討厭刻板的說教式教育,厭煩教師們的嚴肅面孔,那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又使這一教學得到了改善。如《為人民服務》中貫穿整個課堂中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是通過配畫雷鋒圖片進行察看,配畫雷鋒日記中的話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來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毛主席筆下的張思德形象深入學生心中。
?。导ぐl(fā)情愫,產生寫作欲望
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培養(yǎng)學生從聽到說,從閱讀、理解課文到運用和寫作,正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可以帶動學生從身臨其境的感知,領會中過渡到圖畫的解說,由對課文的理解過渡到學生自己的口、筆頭作文訓練。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內心的情愫,產生了寫作的欲望。例如,《展開想象,拓寬思路》的作文課,就借助了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環(huán)境污染”、“戰(zhàn)爭”等富有時代氣息的三幅圖畫,引導學生寫作《假如我做錯了什么》,使原本枯燥無味的作文課因而充滿趣味。學生根據教師展示圖畫,展開想象,使作文課更富想象。最終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使學生懂得生活中的行為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應為之的。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其設備的各種功能與優(yōu)點,將不僅擴大知識的容量,而且可以激活語文課堂,優(yōu)化課堂結構,降低教學的難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愿在多媒體的百花苑里,開出更為鮮艷的花朵!
參考文獻
?。郏保荨。郏保菥汎P艷.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4,(03):105-107.
?。郏玻荨∴u鑫淼.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4,(05):39-41.
?。郏常荨〈餍忝溃嗝襟w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教學),2023,(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