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討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對策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9-08 19:16
普家文
?。ㄆ斩忻线B縣教師進修學校)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時代的發(fā)展,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關鍵,中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動力。因此,提升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從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入手,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了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同時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方法來盡可能解決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1)08-009-01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是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論斷,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強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社會思想呈現多元化、多變化的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一、目前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分析
?。ㄒ唬┧枷胝谓逃槐恢匾?/p>
在當代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以及家長一味并且盲目的追求升學率,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從而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首先來自學校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被重視,普遍存在這種看重“智育”而忽視了“德育”。在許多學校、德育課程通常被其它課程所代替,學校常常是形式上開設了此類課程,但是并沒有分配專業(yè)的老師來教學,在經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德育課程往往由各類老師輪流代替,社會在評價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往往只從升學率去分析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等所忽視,在整個社會重學業(yè)而輕德育的環(huán)境下,學校自然而然的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再者,家長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重視,大部分的家庭一味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并不清楚這門課具體是起到什么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重要性沒有被普遍的接受,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處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
?。ǘ┙逃J浇┗?、方式單一
目前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新事物以及新觀點層出不窮,導致當代中小學生思想更加豐富與復雜,學生們的思想更加活躍。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緊跟時代,就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過于僵化,教育方式單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通常表現為傳統的老師說教模式以及強制灌輸單一理論,缺少與理論相結合的實踐活動,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每個學生的想法看法、成長經歷都盡不相同,教育者往往使用一個僵化而固定的模式對所有學生一概而論,這樣的教育行為會使得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被忽視,老師在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沒有和社會現狀所聯系,脫離了實際生活,學生容易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失去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從而產生厭倦感以及排斥心理,把其當作一門應試考試,學生順利完成了其“考試”。但如此一來就與德育的目的:“德育活動預先設定的結果,是德育活動所要生成或培養(yǎng)的品德規(guī)格”背道而馳。
二、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學的具體對策
?。ㄒ唬┥罨n程改革
伴隨著課改的全面實行,教育部門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新時代下,文化成績已不能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德育發(fā)展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學校等各界應深化課程改革內容,積極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yǎng)一批具有專業(yè)能力的優(yōu)秀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求教師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功能,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實際生活為核心,依據中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展現其主體地位,為學生打造相應的思想政治教學課程內容。讓中小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品格和行為習慣,領導中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深化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是改變傳統的衡量學生的標準,注重全面權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品格。
?。ǘ└倪M傳統教學模式
為了快速改善目前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在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應緊跟社會發(fā)展,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如多媒體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跳出固有模式和教材內容的束縛,緊密聯系當下的生活和社會、政治局勢。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摒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與學生互動的頻率,提高自己的親和度,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往乏味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課堂教學豐富、有趣,顯著提升教學成果。
(三)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建設
堅決糾正在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重才輕德、重教輕德”的片面認識,要樹立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綜合素質靈魂的理念,在教師的選聘和招錄中,要始終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要地位。對中小學教師的年終考核和績效考核,要突出對思想政治素質的考核,要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量化考核,并定期對中小學老教師的政治理論知識進行測試,將成績納入思想政治素質考核中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取向很容易走向趨利性,而且市場經濟的運行,容易導致人們關注個人利益,強化價值取向的個性化,甚至產生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現象。因此,在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培訓中通過專家講學或討論的方法加強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教師們確立為人民服務、教書育人的價值觀,正確處理政治與業(yè)務、教書與育人、教學與科研、本職與兼職的關系。
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作為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它對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尚品質,我們必須整合實際情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沈海華.思想政治教學現狀與問題措施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6):23-24.
[2]馬永貴.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學思想政治教學[J].啟迪與智慧(中),2021(0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