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設計周
- 來源:藝術與設計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米蘭設計周,意大利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6-09-05 14:52
米蘭設計周被譽為設計界的盛會,設計人士的朝圣勝地,剛剛過去的2016年米蘭設計周帶給大家無盡的回味……
米蘭三年展中心主席奧古斯都·莫瑞羅(Augusto Marello)
今日意大利的設計手法就是以既有的手法來處理新的材料,以及在計算機的世界里使用傳統(tǒng)材料,將過去單一功能的系統(tǒng)分類法轉譯為復雜的同步性能,并以此來修訂生產模式,并且賦予產品新的功能,新的產品趨勢是謀求好用與耐用;最后,借由讓消費者成為設計的參與者與使用者這種新的觀念,來改善產品與生活風格間的關系。
偉大輝煌的古羅馬神廟、道路、馬車、匕首、油燈和香水瓶;中世紀的矛與盾、新奇的犁、時鐘和鐘樓、磨坊、柔軟的羊毛呢料;文藝復興時期的鹽瓶、盔甲、美麗的教堂穹頂以及令人贊嘆的精巧工藝技術;巴洛克時期的祭壇、花園、瓷器和鑄鐵;十八世紀的銀器、雕花酒盅、大蠟燭臺和繁復的服裝,工藝精美的珠寶;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伏特的電池、法拉利的汽車、Meucci的電話、Cruto的燈具、Olivett和Ravizza的打字機……意大利設計向來緊緊跟隨這個國家的腳步,向著意大利精神這一最為寶貴的方向前進!
伊塔洛·羅塔:意大利的設計師,被譽為意大利的“達芬奇”
設計之后的設計是對未來設計理念的探討。從個人來說,伊塔洛·羅塔希望解決的建筑設計問題是——沒有建筑。因為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不斷被空間占領的階段,從米蘭到北京,所有城市都在擴張。所以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是增加新的建筑來侵占城市面積,而是更好地利用我們所擁有的空間,并且是我們與所有生物共享的空間。在我們不堪重負的星球上,未來需要的應該是不與大自然沖突的產品。
羅伯特·斯納德洛(Roberto Snaidero)意大利木業(yè)和家具工業(yè)聯合會主席
“米蘭設計周的家具展是家具行業(yè)的復蘇,對于意大利市場也是如此。”
喬治·斯圭茲(Giorgio Squinzi)工業(yè)聯合會主席
“意大利設計的精益求精無可爭議,且舉世聞名,也是我們意大利制造的驕傲。”
中國設計師在米蘭設計周聊了聊“抄襲”:
米蘭三年展中心國際展覽會上出現的“央視大樓衣柜”,直接取自央視大樓的形狀,利用網上可獲得的資料圖,將大樓做成了一個環(huán)形的衣柜。其設計師李鼐含笑著說,作品一出現便有人問她,“你有沒有告訴過大樓的建筑師?”
設計師們一直討論的復制、模仿在中國常常與抄襲同義,但即便是直接抄襲,也并非中國獨有的現象,設計師胡如珊就舉例說,來中國山寨北歐家具的,有時其實是丹麥人自己。無需儲備設計才能,尋找低價的生產商……復制的家具在與正品競爭的時候,至少有兩層決定消費者的選擇:第一是價格,這一點,仿制品不太可能失??;第二則是消費文化,消費者對設計的要求是什么將決定他們最終買下的,是模仿還是原創(ch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