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上)
- 來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進化,姐弟,老師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6-13 16:55
文/ 彭柳蓉 圖/Ash Jin
1.姐弟
大渡河咆哮著從山邊奔流而去,沉默的大山拔地而起,樹林則是這巨人般的大山毛茸茸的外套。正值初夏,山的更高處,群星燦爛。
12 歲的阿依在昏暗的燈光下寫著作文。她抿著有些干裂的唇,手指握著鉛筆在紙上認真地寫著。來支教的杜鵑老師明天上完課就會離開,在杜鵑老師走之前,她會把最后一次作業(yè)工工整整寫完交上去。
這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一個普通的村落。它在海拔兩千米的山上已經(jīng)存在百余年。冬日會積雪,夏天日照充沛,到處都亮晃晃的。只是村子里沒什么年輕人,他們都去了繁華的地方打工,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阿依和奶奶還有才2 歲的弟弟日木住在一起。
星夜深沉,蟲鳴聲隱約傳來。阿依收拾好書包,起身去另一間屋子里看了看日木。月光從窗外照進來,日木睡得沉,臉頰紅撲撲的。阿依知道日木和其他孩子不同,他不怎么哭鬧,也沒有學會說話,似乎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阿依把日木推開的被子的一角搭在他肚子上,然后回自己屋去睡了。
凌晨五點,阿依被奶奶的呻吟聲吵醒。奶奶說肚子疼,但忍忍也沒事。阿依看著奶奶額頭上豆大的汗珠,轉身跑出家門去找沙馬大叔。沙馬大叔以前當過兵,高大魁梧,回到家鄉(xiāng)開了個雜貨店。沙馬大叔家有面包車,他扶著阿依的奶奶上了面包車。阿依匆匆收拾證件,用背簍背著日木也上了面包車,直奔山下鎮(zhèn)里的醫(yī)院。
鎮(zhèn)醫(yī)院的清晨并不忙碌。手術室外的藍色塑料椅子上沒幾個人。阿依的奶奶得了急性闌尾炎,要立刻動手術。阿依坐在椅子上,身邊的椅子上放著背簍。日木已經(jīng)醒了,眼睛骨碌碌地轉著打量四周。
沙馬大叔拿著塑料袋進來,拿出兩杯裝在一次性紙杯里的粥遞給阿依。他看著不安的阿依,覺得這老的老、小的小,遇到生病沒個能做主的人在身邊,著實令人著急。
阿依謝了沙馬大叔,嘗了嘗粥的溫度合適,喂日木喝粥。除了出生那次,這還是日木第一次下山。這兩年爸爸媽媽都在佛山打工,沒回來過年。奶奶只能帶著弟弟在山上的村子里轉轉。
姐弟倆填飽了肚子,眼巴巴在走廊里等著,近中午了,又在病床旁守著動完手術的奶奶。沙馬大叔有事離開了,他塞了錢給阿依,讓她自己買午飯。
日木睡在床腳,微張著嘴巴,曬得發(fā)黃的小臉皺巴巴的。奶奶半夢半醒地, 還在輸液。阿依拿了棉簽蘸水小心翼翼給奶奶潤嘴唇。醫(yī)生說手術挺成功,奶奶沒有大礙,就是要加強營養(yǎng),好好恢復身體。
阿依沒有給遠在廣東打工的爸媽打電話。這是奶奶反復叮囑的,說自己沒大事,不要讓兒子、媳婦操心。
深夜。喝了水、輸完液的奶奶沉沉睡去。
阿依摟著日木在空床上打盹兒。護士看這姐弟可憐,特意給了阿依一張小毯子。
不知什么時候,日木睜開了雙眼,四處打量,雙眼不像平日里那么懵懂。他悄無聲息地爬下床,離開了病房,徑直走向目的地。
2.光的河流
灰藍色的夜幕沉靜。蛾子在窗外的路燈附近飛舞。
穿過走廊,日木走進醫(yī)生的辦公室。值班醫(yī)生似乎上廁所去了,只有電腦屏幕在日光燈下亮著。兩歲的小男孩爬上了椅子,伸手觸摸鼠標。他以驚人的速度理解著這些他從未見過的東西,原本笨拙的動作變得流暢、靈敏。整個屏幕上是快速流動的數(shù)字和符號,這些數(shù)字和符號也映照在了日木發(fā)亮的瞳孔里。他對身邊的世界第一次感興趣。大腦深處,微電流形成的火花帶給他無窮的快樂。
值班醫(yī)生回到辦公室時,看到兩歲的日木坐在椅子上。他把日木抱下椅子:“深夜可不能到處亂走,你要是不見了,你的奶奶和姐姐會很擔心。”來鎮(zhèn)醫(yī)院看病的病人并不多,他白天記住了這對守著奶奶的姐弟。
日木被值班醫(yī)生抱出辦公室時,眼睛還一直盯著電腦屏幕。他喜歡這個新玩具。他甚至能感覺到電腦連接的四周無處不在的網(wǎng)??床灰姷木W(wǎng)延綿到了群山之外。
阿依被響動驚醒,先看了看沉睡的奶奶,然后小心翼翼接過日木。她抱著日木去了走廊,以為日木想上廁所。
“阿依——”
阿依聽到日木奶聲奶氣地叫著自己的名字。這大約是日木第一次開口說話。阿依的心仿佛都要開出花來。阿依摟著日木入睡,她夢到無數(shù)的0 和1從天空落下,而日木像一輪月亮一樣皎潔。
日木消化著自己新獲取的玩具的信息。他的意識在光的河流里奔跑。河流分出密密麻麻的分支,每一個分支都連著無數(shù)個終端。日木甚至能通過終端看到別人的家,聽到陌生人的交談。無數(shù)的信息從光的洪流里涌來,日木的認知呈指數(shù)級增長。這樣的奇跡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分鐘,日木的大腦就因為信息過載陷入了保護性睡眠狀態(tài)。
清晨時,奶奶已經(jīng)可以喝粥了。奶奶說想立刻出院,但醫(yī)生說至少要在醫(yī)院里再待兩天。阿依用新買的毛巾浸了溫熱的水給日木擦臉。日木又叫了“阿依”。阿依喜滋滋地和奶奶炫耀。日木又喊了“阿瑪”。阿瑪是彝語里奶奶的意思。奶奶親了日木兩下,精神煥發(fā),甚至覺得自己強健如牛,傷口也不疼了。
日木喝了許多奶還是喊餓。護士給了日木一個蘋果。這里陽光充沛,本地的蘋果香甜可口,就是賣相不大好,要把蘋果運出大山也沒那么方便。
走廊一側,一個中年男人緊盯著吃蘋果的日木。他又看了看照顧日木的阿依。小女孩年齡大了點兒,已經(jīng)懂事了,不好下手。但是,2 歲的男孩是優(yōu)質(zhì)的獵物。中年男人垂下眼簾,慢吞吞走樓梯離開了醫(yī)院。
中年男人在微信里告訴同伴,他在醫(yī)院里碰到了高山上下來的豬——兩只,一公一母的豬崽。
3.位置
上午的陽光有些灼熱。阿依拿出作文本,看著自己寫的作文。杜娟老師的課在中午結束,然后她就會離開學?;丶亦l(xiāng)。阿依想去學校把作文本交給杜娟老師。學校就在鎮(zhèn)子的另一頭,前幾年翻新過,老遠就能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旗桿上飄蕩。
阿依想讓日木和奶奶一起待一會兒,自己獨自去學校送別杜鵑老師??墒牵漳揪褪且⒁莱鋈?。他已經(jīng)會說話了,軟軟地說著:“和阿依一起。”
其實,奶奶和阿依也擔心日木老不說話,是不是和同村乃保家的小兒子一樣不聰明。乃保家的小兒子七八歲了也不說話,只會嚷嚷。日木現(xiàn)在能說話了,眼睛又黑又亮,讓阿依心中隱約的擔憂也消散了。
奶奶讓阿依帶著日木去學校送一送杜鵑老師。阿依用背簍背著日木離開了醫(yī)院。水泥路在陽光下微微發(fā)亮。日木站在背簍里看著四周。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光線從一些人的身上騰起,指向虛空。再仔細看,那光線來自大人們拿著的手機。他覺得只要自己愿意,就能撥動光線去查看里面的信息。他能感覺到在十多千米以外還有更密集的光線在聚集。高山上的輸電塔在日木的腦海里是橘色的明亮光團,正在向著更遠處傳送能量。
日木并不知道,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別人截然不同。與此同時,在醫(yī)院里出現(xiàn)過的中年男人李平也注意到了阿依和日木。他拿起手機發(fā)送密語微信給自己的同伴古力:“兩只小豬可以做烤乳豬了,要及時捉住。5 分鐘后,就在雙喜街十字路口那邊賣。”對話里沒有任何違禁的詞語,卻包含了目標位置等訊息。
5 分鐘后,一個穿著臟兮兮的五六歲的小女孩出現(xiàn)在了阿依身邊,她請阿依幫她去旁邊巷子里看看她暈倒的阿瑪。
阿依環(huán)顧四周想要尋找警察,但小女孩的哭聲擾亂了她的思緒。小女孩緊緊抓著阿依的衣角,哭得似乎喘不過氣來。
日木從阿依的身后凝視著哭泣的小女孩。他想起了不久前奶奶帶著他在懸崖邊俯瞰的感覺。一切都那么平靜,卻搖搖欲墜。
“阿依,不去。”日木說。
阿依愣了愣,她掙脫了抓著她的小女孩,繼續(xù)向前走。哭泣的小女孩呆呆地看著阿依的背影。
就在這個時候,一輛破舊的面包車停在了他們身旁,將背著日木的阿依拽進了車里。帶著塵土味的街道被面包車拋在后面。亮晃晃的太陽下,僻靜的街道上沒人留意到這瞬間發(fā)生的事。
套牌的面包車在路上飛馳。道路兩旁的重重樹影畫出深深淺淺的綠線。跳躍的光斑在前風擋玻璃上有些晃眼。
李平看了看昏迷過去的姐弟。他和司機古力并不是本地人。他們覺得這里窮鄉(xiāng)僻壤、民風彪悍,只想順便賺一筆就離開。誘騙阿依的女孩是古力的小女兒。他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小孩兒沒有戒心,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搞搞類似的騙局很有效,反正面包車是套牌車,也查不到他們身上。鄉(xiāng)道上的攝像頭很少,面包車繞來繞去就能順利遠離小鎮(zhèn)。
日木垂著頭靠著姐姐的腿,他的腦海里是光線的海洋,它們溢出日木的身體,指向虛空,遠處高山上的電塔上有幽微的火花閃爍。阿依則在夢境里背著日木奔跑,只聽到大渡河的水嘩嘩響著。
現(xiàn)實里,距離公路不遠處確實有一條河。數(shù)年前,河水因為采礦廠排污變得渾濁發(fā)黑,隨著工廠的關閉,河水也恢復了清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