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的研究進展
- 來源:現(xiàn)代養(yǎng)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骨折,圍手術期,肺康復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5-03 21:46
徐夢萍
【摘要】 骨折一般由直接的創(chuàng)傷或骨骼本身疾病所致。老年人是骨折的高發(fā)人群,骨折后往往需接受手術治療,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心肺功能衰退且圍手術期臥床休養(yǎng)時間較長,易合并肺功能減退,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肺康復是一種基于對患者的全面評估后量身定制的綜合干預治療方案,包括運動干預、行為干預、健康教育等。因此,總結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的方法,可為后續(xù)臨床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骨折;圍手術期;肺康復
中圖分類號 R68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08-561-04
骨折是老年人群最常見的創(chuàng)傷類型之一,主要包括胸部骨折、下肢骨折、椎體骨折等,骨折后骨骼可出現(xiàn)部分或完全斷裂,在軟組織損傷及局部血運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患者多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疼痛感,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不可逆性殘疾。目前骨折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1]。而骨折屬于較嚴重的創(chuàng)傷,手術復雜、術后臥床休養(yǎng)周期長,加之老年人群免疫力相對較差,易出現(xiàn)多種肺部并發(fā)癥,如肺實變、肺部感染,其中以胸腹部骨折最為常見,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圍手術期對老年骨折患者開展積極的肺康復干預意義重大。肺康復是一種綜合性的干預措施,通常包括呼吸功能訓練、呼吸系統(tǒng)護理等,以改善氣道清除與防御能力,增強術后肺功能[2]。圍手術期肺康復的目的是改善患者因創(chuàng)傷、疾病導致的肺功能衰退,最終達到改善生理和心理、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目前臨床已有多項研究證實[3-5],對老年骨折患者開展康復治療是安全有效的,康復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康復流程,密切關注患者的狀態(tài),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多模式肺康復能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復。為此,本研究對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措施進行綜述,為患者的預后管理提供一定參考。
1 老年骨折患者的常規(guī)肺康復
1.1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針對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的核心組成部分,成林蕓等[6]研究明確提出基于重建生活為本理念的運動干預方案適用于老年髖關節(jié)骨折患者,可降低肺部感染率。運動療法通過有效的運動訓練可改善機體氧氣利用效率。而氧氣能否得到充分利用關系到骨骼肌對氧氣的攝取能力,運動療法能夠提高骨骼肌的力量和運動能力,從而改善對氧氣的攝取能力,進而改善缺氧癥狀。肺康復是一種涉及全身多個關節(jié)的運動訓練體系,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肢體功能障礙較嚴重,在圍手術期開展運動功能訓練存在諸多限制,因此,依據骨折部位合理選擇運動方式意義重大。上肢訓練主要適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在圍手術期可指導患者開展拉伸運動(雙手拉住床邊,利用上肢力量將上半身拉起至坐直,維持片刻,然后再次躺平,重復動作,如果家里沒有床沿可以床頭尾綁兩根繩子,吸氣時抬起,呼氣時躺平);或者為患者準備小啞鈴,囑患者臥床期間使用上肢舉啞鈴,雙上肢交替,訓練過程保持勻速呼吸。若患者為上肢骨折,可給予下肢屈伸訓練、抗阻訓練等,以增加患者呼吸肌肌力和運動耐力,改善肺功能。
1.2 呼吸訓練
呼吸訓練是最便捷的一種肺康復措施。賀平等[7]研究提出了腹式呼吸訓練、縮唇呼吸訓練、呼吸操訓練對圍手術期患者肺功能康復的重要性。腹式呼吸訓練:要求患者平躺或保持臥位于床上,雙腳屈曲,雙手置于身體的兩側,鼻吸氣、口呼氣,吸氣與呼氣的比例為1∶2;縮唇呼吸訓練:要求患者經鼻吸氣,用類似于吹口哨的嘴型呼氣,吸氣與呼氣的比例為1∶2;呼吸操訓練:患者臥位,肘關節(jié)屈伸時吸氣,展開時呼氣,兩臂平伸時吸氣,復原呼氣。雙臂向上、雙腿屈膝時吸氣,復原呼氣,主要適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從作用機制來看,腹式呼吸訓練、縮唇呼吸訓練、呼吸操訓練均能全面提升患者肺部通氣功能,減少肺部生理性無效腔及殘氣量,增加通氣量和換氣量,提高肺活量,能夠有效地減輕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同時呼吸訓練能強化膈肌運動功能,增加胸廓活動度;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能增強呼吸肌的肌肉強度和力度,改善肺的順應性,增強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徐艷秋[8]對肋骨骨折患者開展呼吸功能鍛煉,發(fā)現(xiàn)呼吸訓練可以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有利于將肺泡內的殘氣排出,增加氣體交換,降低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另外,咳嗽排痰也是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選擇較多的一種訓練方式,在實施時首先確?;颊咛幱诜潘墒孢m姿勢,坐位或身體前傾,頸部稍微屈曲。指導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強調深吸氣,患者雙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氣時做3次哈氣以感覺腹肌的收縮,指導患者發(fā)“k”的聲音以感覺聲帶緊繃、聲門關閉及腹肌收縮,該訓練方式有助于氣道遠端分泌物和痰液排出,從而有利于改善肺通氣,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反復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
1.3 心理康復
護理人員術后積極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術后呼吸困難、疼痛是常見問題,避免其對此過于擔憂,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的苦悶與不悅,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反饋;同時積極開展護理宣教,并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恢復良好的案例,以提升患者恢復信心。有研究提出,肢體訓練、呼吸訓練及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肺功能[9]。
2 老年骨折患者的肺康復新進展
2.1 中醫(yī)肺康復
中醫(yī)在辨證論治觀念的引導下將骨折后肺功能障礙歸為“喘證”,在辨證機制下將疾病病因和病機定性為久病勞損、手術創(chuàng)傷外邪入侵導致肺部失宣降、肺氣上逆、肺出納功能失常,同時中醫(yī)在臟腑、經絡理念的支持下認為該疾病會嚴重影響機體臟腑氣血及生理,中醫(yī)學認為肺為水、主宣肅,患者長期咳嗽、咳痰,使肺陰津虧虛,從而導致久病不愈。針刺、推拿是目前中醫(yī)臨床應對肺功能障礙最常見的兩種外治技術,主要通過刺激某些特定穴位達到疏通患者體內經絡、緩解支氣管痙攣及肺部痙攣的目的,針刺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陰交、關元、肺俞等;按摩常見穴位包括膻中、合谷、天突等。其中針刺足三里具有良好的補氣效果,能促進脾胃的消化與吸收,進而達到補益氣血的效果;針刺三陰交能有效調節(jié)氣機;針刺關元穴具有培補元氣、補益下焦之功;肺俞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針刺肺俞穴能有效增強肺功能,提升患者肺活量,同時該穴位還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10]。按摩合谷有清熱解表、舒筋活絡的功效;按摩天突則能刺激患者呼吸,幫助患者排除肺內蓄積的濁氣;按摩膻中具有寬胸理氣、調節(jié)氣機的作用。周競穎等[11]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具有多靶點效應,能夠有效改善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氣道炎癥。時宜蓉等[12]則發(fā)現(xiàn)針刺對肺功能及氣道平滑肌痙攣具有明確的調節(jié)作用。劉毛杰等[13]研究提出呼吸操配合穴位按摩可提高患者呼吸肌耐力和骨骼肌耐力。艾灸是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條或艾炷,對人體的特定部位進行熏灼,以達到預防和治療某種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調和陰陽,疏通經絡,溫經散寒,扶陽固脫,增強人體抵抗力,使人體陰陽達到平衡的作用[14],該技術近年來被應用于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
2.2 肺笛
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多伴有大量痰液,其原因在于細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刺激呼吸道黏膜,隨之痰液增多,痰液堆積可引起氣道內出現(xiàn)大量黏滯性痰液,引發(fā)呼吸困難,嚴重影響患者肺功能。近年來隨著物理治療技術的進步,針對老年骨折患者開始實施“肺笛”等物理器械治療,“肺笛”是一個手持、簡單、家用的國家二類醫(yī)療設備,產生16~40Hz的低頻聲波,與胸腔固有纖毛擺動頻率(16~40Hz)共振,可以松動、移動,并清除肺部深處的分泌物以及呼吸道中的病菌[15]。黃偉民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在老年骨科臥床患者中使用肺笛,能夠減少院內獲得性肺炎的發(fā)生,并且安全性高。
2.3 虛擬現(xiàn)實技術
虛擬現(xiàn)實技術是近年來醫(yī)療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在康復治療領域應用廣泛,在注意力缺陷、空間感知障礙、記憶障礙等領域均取得了良好的康復療效[17]。虛擬現(xiàn)實技術通過模擬多種不同的治療場景和設置各種不同刺激治療方案使患者可以在安全、有效的治療環(huán)境中進行康復治療。與常規(guī)肺康復技術相比,在虛擬現(xiàn)實技術輔助下模擬場景進行康復可獲得多感官體驗,有利于調動老年骨折患者肺康復的積極性與主動性。Rutkowsk等[18]研究提出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配合進行肺康復訓練,患者可自行選擇感興趣的日?;顒宇?、廚房家務類等情景進行模擬,下肢訓練選擇腳踏車模擬,結果在肺功能康復與依從性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肺康復組。
3 小結
隨著現(xiàn)代肺康復技術的發(fā)展,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技術越來越成熟,除呼吸訓練、運動訓練、康復指導、心理康復等常規(guī)康復措施外,中醫(yī)肺康復、肺笛、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新型康復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但各項康復技術的實施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用。后續(xù)研究需在聯(lián)合運用各種肺康復手段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最具效力的肺康復干預,盡可能預防圍手術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綜合提升患者肺功能,同時在未來需更新肺康復理念,充分發(fā)揮肺康復對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
4 參考文獻
[1] 王慶慶,石玉慧.院外延伸康復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康復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8):121-123.
[2] 陳玉,陳萬卓,俞贏,等.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肺康復訓練對肺癌患者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3,38(7):90-93.
[3] 陳召,盧強,張繼朋,等.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對多發(fā)肋骨骨折患者手術及康復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3,23(10):1871-1875,1808.
[4] Elnemr R,Helmy TA,Elsayed MW,et al.Effect of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hospital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rit Rev Phys Rehabil Med,2022,34(2):41-54.
[5] Xu X,Cheung DST,Smith R,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or lung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J].Clin Rehabil,2022,36(2):172-189.
[6] 成林蕓,陳潔.基于重建生活為本理念的運動干預方案在老年髖部骨折病人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循證護理,2022,8(12):1682-1687.
[7] 賀平,劉暢.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排痰效果的影響及生物力學研究——評《心胸外科疾病診療技術與微創(chuàng)應用》[J].世界中醫(yī)藥,2022,17(23):后插2.
[8] 徐艷秋.前瞻性護理干預聯(lián)合呼吸功能鍛煉對肋骨骨折患者恢復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6):1130-1132.
[9] 何靜靜,劉鑫,金艷鴿.分級肺康復策略聯(lián)合心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肺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17):3153-3155.
[10] 王益德,田宗祥,李爭,等.基于微觀辨證理論的結核相關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特征及中醫(yī)證型判別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23,25(1):372-379.
[11] 周競穎,來奕恬,任玲,等.針刺與艾灸對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氣道炎癥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3,43(4):469-475.
[12] 時宜蓉,易蔚,喬赟,等.針刺對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氣道平滑肌痙攣的影響[J].中國針灸,2023,43(8):937-943,958.
[13] 劉毛杰,莊淑梅,劉亞芹,等.呼吸操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老年塵肺病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1,36(9):5-8.
[14] 詹麗麗.穴位按摩和艾灸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19,51(11):290-293.
[15] 熊先美,盧佳利,顧曉琴,等.自制音樂簡易呼吸操聯(lián)合肺笛呼吸訓練器對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4):547-549.
[16] 黃偉民,杜艷萍,丁振華,等.肺笛預防骨科臥床患者院內獲得性肺炎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9,10(9):114-117.
[17] 吳龍強,黃倩倩,金韻,等.VR/AR康復訓練對早期腦梗死患者上肢運動功能的影響及其彌散張量成像研究[J]. 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53(5):364-369.
[18] Rutkowski S,Szczegielniak J,Szczepańska-Gieracha J.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herapy as a method support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lin Med,2021,10(2):352.
[2024-10-23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