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有錯就改:真情流露處,涂抹也動人

  • 來源:藝術啟蒙
  • 關鍵字:美感,性格,情緒
  • 發(fā)布時間:2024-06-09 13:47

  文/張 夏 繪/李 鵬

  大家寫字或寫文章的時候,如果是用鉛筆寫的,哪里寫錯了或者寫得不滿意,用橡皮輕輕擦掉重新寫就好了!不過,如果你用的是裝著碳素墨水的鋼筆或者簽字筆就麻煩了,因為用它們寫的字很難被擦掉!此時,無論你是想“打補丁”修改,還是劃掉重新寫,都會覺得破壞了美感,甚至還會冒出重抄一遍的念頭!

  其實,我國古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把竹簡、木牘作為書寫載體的時代,事情還好辦一點兒,寫錯了可以用書刀把錯字刮掉重新寫。但是在用紙張書寫的時代,書刀就派不上用場了,只能硬改或者重抄。即便如此,書法家涂改的痕跡也照樣有情緒、有性格,值得我們欣賞!

  從容:《蘭亭集序》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名作《蘭亭集序》中就有多處涂改痕跡,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是在旁邊添字,比如在“峻”字之前添加了“崇山”二字;第二類是直接在原先的字之上改字,比如“外”改為“因”,“于今”改為“向之”;第三類是直接涂抹刪除,比如“今之視昔”之后的兩個字;第四類是涂抹刪除后,在涂痕之上寫新字,比如最后原本是“作”字,先是涂成一片,后又在其上寫了“文”字。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在蘭亭聚會現場酒后乘興而作的,如此多的涂改痕跡非但不影響美觀,反倒透露著瀟灑和恣意。據說,王羲之第二天酒醒之后,曾經嘗試重抄此作,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復現其神韻,只好作罷。正因如此,這件頗具現場感的書法作品才得以流芳百世。

  《蘭亭集序》的涂改痕跡中透露著從容的氣息,妙在自然,妙在不經意,我們從中仿佛能觸及“書圣”王羲之那種超然的心境。

  悲憤:《祭侄文稿》

  和《蘭亭集序》不一樣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的涂改痕跡中透露著忠義與慷慨,那是一腔悲憤與熱血。

  這件作品開頭顏真卿的情緒相對平和,修改之處較少。但隨著書寫的進行,他的情感越來越多地透過筆端宣泄到了紙面上。

  首先,他的書寫速度不斷加快:開始時字體相對工整,越到后來,字體越草。這種草不是草率,也不是通常認為的潦草,而是在筆鋒的速度趕不上情感傾瀉速度時的一種表現。

  其次,修改的次數也逐漸增多:開頭處的文字或許是深思熟慮之后才下筆的。但漸漸地,措辭的速度跟不上洶涌的情感,往往是落筆之后才發(fā)覺欠妥,于是乎改,乃至一改再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對親人的一次追懷,每一次下筆都是對自己心緒的重新整理,細細看來,筆畫間似乎有著千鈞的重量。

  《祭侄文稿》中的涂改痕跡讓我們仿佛能感到赤子的心跳。

  內斂:《寒食詩帖》

  相比《蘭亭集序》和《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詩帖》的涂改痕跡是最少的,只有三處。一處是“殊”字后增添了一個“病”字,一處是“年”字后點去了一個“子”字,最后一處是“已”后點去了一個“雨”字。

  相比《蘭亭集序》和《祭侄文稿》的修改方式,《寒食詩帖》的涂改痕跡是最不惹眼的。它和正文幾乎融為一體,如果不認真看就難以發(fā)現。但是,細細品味后,我們可以在這平靜的外表之下感受到蘇軾書寫此作時的心情。如加一“病”字,和后句的“病”字連為一體,體現了病癥之深、之重。再如多寫一“雨”字后又點去,似可見雨之連綿,更顯雨中陋室之寒冷艱難。

  如果說《蘭亭集序》中的涂改痕跡是平靜的,《祭侄文稿》中的涂改痕跡是洶涌的、激蕩的,那么《寒食詩帖》中的涂改痕跡便是看似含蓄內斂,實則激情澎湃,蘊藏著無限的情感。

  貴在真實,貴在真誠

  其實,無論是《蘭亭集序》,還是《祭侄文稿》《寒食詩帖》,其中的涂改痕跡能為一代代人所欣賞,是因為它們所表達的心情是真實的,所承載的情感是真誠的。

  真情流露處,涂抹也動人。所以,有時候看似凌亂、滿是涂改痕跡的草稿更能表達一個人的內心!不過,偷偷告訴你一件事:考試的時候還是要盡量保持卷面的整潔喲!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